ICD-9-CM-3概述及基礎知識
ICD-9-CM-3概述及基礎知識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胡勝英主要內容n 一、手術分類定義、 ICD-9-CM-3與 ICPM比較n 二、 ICD-9-CM-3類 目表、 漢語 拼音 順 序索引n 三、 ICD-9-CM-3的符號、術語及縮略語n 四、 ICD-9-CM-3編碼 操作步 驟n 五、手 術 操作名稱與 編碼 的關系n 六、與 編碼 有關的其他 問題n 七、關于 腫 瘤手 術 的分 類n 八、主要手 術 或主要操作的 選擇一、手術分類定義n 1、手術分類定義(早期定義)對手術室進行的、采用麻醉方式的外科操作進行分類。后來又演繹出 操作分類 這個名稱n 2、操作分類定義它通常是指對內科診斷性操作的分類,如各種內窺鏡的檢查?,F在則有人采用 手術操作分類 這樣的名稱,它是指上述兩個術語的綜合。 n 3、手術操作分類定義指對傳統的手術和非手術性操作的分類。n 4、狹義的手術分類定義仍是指對傳統手術名稱的分類。但還應當包括利用冷凝、電灼、激光等手段的手術方式。手術分類定義但現在使用的常常是廣義的定義,也就是說三個名稱 手術分類、操作分類、手術操作分類 都是指綜合的含義,意義完全相同。 n 5、廣義手術或操作分類的定義是指對手術和操作名稱的分類。包括對病人直接施行的診斷性及治療性操作,如:外科手術、內科診斷性或治療性操作、實驗室檢查及少量對標本的診斷操作、藥物治療。例如: ICD-9-CM-3中 00.1 藥物制劑 主要是一些新的療法用藥;99.1 治療性或預防性物質的注射或輸注 99.2 注射或輸注其他治療性或預防性物質藥物制劑的應用一般不需要分類。手術分類的作用手術分類 是病案 /醫療信息技術的重要加工工具。它和疾病分類一樣,歷來都被認為是病案信息管理人員所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手術分類 可以用于:n 1、醫療付款n 2、醫、教、研資料的檢索n 3、醫院管理n 4、手術分級管理n 5、準入制度n 6、臨床路徑n 7、醫療評估、醫院評審n 8、信息的貯存、傳輸、比較和交換n 9、國際間比較主要手術分類方案的比較n 1、 國際醫學操作分類 ICPMn 2、最新操作術語 CPTn 3、 德國醫療操作分類編碼 OPSn 4、 英國外科和手術操作分類 OPCS-4 n 5、 ICD-9-AM-3&4卷n 6、美國國際疾病分類臨床修訂第三卷 ICD-9-CM-3國際醫學操作分類 ICPMn 早期的 ICD并沒有手術分類,所以美國在 1959年就編輯了手術操作為ICD的補充。后來世界衛生組織認識到各國對醫療操作分類的要求,在 1971年組織了國際工作組,由美國醫學會負責召集會議,研究比較各國的手術分類方案,編寫了 國際醫學操作分類 ICPM。n 世界衛生組織在 1978首次出版了 國際醫學操作分類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 簡稱 ICPM。美國國際疾病分類臨床修訂第三卷( ICD-9-CM-3)n 美國自 1973年起,在全國范圍內使用 ICD-8的臨床修訂本,它保持并擴展了 ICD的統計、管理和醫院索引等功能。n 1978年,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根據各方面的需求,組織了許多學術組織修訂和出版 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的臨床修訂本 。n 臨床 兩字強調了它修訂的內容更適用于疾病數據的報告,報表的編制和資料的比較。它有助于內部或外部對醫療服務的及時性和適當性進行評估。美國國際疾病分類臨床修訂第三卷( ICD-9-CM-3)n ICD-9-CM共分為三卷n 第一、二卷 完全與 ICD-9兼容,但在第五位數上對 ICD-9進行了增補。n 第三卷 則是對 ICPM的改編, ICPM的第五章主要來源于美國的手術操作分類資料,而 ICD-9-CM-3又是在 ICMP的第五章的基礎上進行細分,并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承認。其工作草案是 1975年 9月 30日到 10月 6日,日內瓦,標號是 WHO/ICD-9/Rev.Conf.75.4。ICD-9-CM3與 ICPM比較n ( 1)美國每年都對 ICD-9-CM-3進行修訂和補充,保持其與臨床和當代科學的同步發展。n ( 2)在 ICD-9-CM-3中保留了 ICPM第五章中的所有從 01-86的三位數 編碼。n ( 3) ICD-9-CM-3非手術性操作從手術操作中分離出來,歸入 87-99類目,各種診斷性和治療性操作。n ( 4)非手術性操作中建立了操作與介入分類一章,編碼為 00。n ( 5) ICD-9-CM-3分類結構以 解剖部位 為主,各類操作都歸入解剖系統。例如:胃活組織檢查歸入胃的手術中,而 ICPM將所有的活組織檢查單獨列出,歸入該書的第一章。ICD-9-CM-3與 ICPM比較n ( 6) ICD-9-CM-3分類的類目是以兩位數為基礎,而 ICPM加上章號是三位數。例如:鼻部手術 ICD-9-CM-3類目編碼是 21, ICPM類目編碼是5-21。必須加注章號才能與其他操作編碼區分開來。n ( 7)對于 ICPM的分類軸心不利于臨床使用的部分, ICD-9-CM-3作了調整。 ICPM除手術外,其余各章都是以手術操作方式為軸心,其結果是將一個部位的各種操作分散至各章中,這樣使用起來不方便。 ICD-9-CM-3調整的結果是把分散到各章的操作歸到 解剖部位 之下。n ( 8) ICD-9-CM-3去除 ICPM的章號,增加了第四位數的細目編碼,從而擴展了臨床存儲檢索資料的功能。不使用 ICPM的理由n 結論:根據國際的經驗,大家都不使用國際醫療操作分類 ICPM。其理由主要有:n ( 1)更新不及時。作為一個手術分類系統,保持相對長時間的穩定是必須的。但它又不同與疾病分類系統,人類對許多疾病的認識都比較明確、一致,新的疾病認識發展比較緩慢,很少變更,因此可以使用較長的時間后再進行修訂。手術操作則完全不同,操作方法日新月異。新的醫療設備不斷產生和引進、新的手術操作方式不斷增加,如果不經常修訂分類系統,必定不能適用于當前情況,系統很快就會落伍。而世界衛生組織自 1978年至今沒有對 ICPM做任何修訂,這必定影響系統的先進性。n ( 2)同一種操作應當歸類于一處,而 ICPM的某些操作不能遵循這個分類原則。我國采用 ICD-9-CM-3n 我們仍采用 ICD-9-CM-3主要是因為我國醫院大多近二十年的資料是采用它進行分類編碼的。n 而且它的更新及時,與現代醫學同步。n ICD-9-CM-3的功能基本能夠覆蓋 ICPM,并且克服了 ICPM的許多不足,更適宜臨床應用。n 鑒于上述原因,北京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合作中心建議使用美國國際疾病分類臨床第三卷( ICD-9-CM-3),即手術操作分類。這一建議得到了衛生部的同意。n 我國現在使用的 ICD-9-CM-3版本n 《 國際疾病分類手術與操作 》 第九版臨床修訂本 2008版(劉愛民主編譯) 二、 ICD-9-CM-3類目表n ICD-9-CM-3包括兩部分類目表漢語拼音順序索引n 類目標題大約 90%為手術, 10%為檢查和治療性操作。n 類目表共分 17章,除第 1章和第 17章外,其他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