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苗圃建立與經營管理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 第6章 苗圃建立與經營管理 Chapter 6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Nurseries 苗圃(Nursery)是培育苗木的場所,是以培育和經營各類樹木苗木的生產單位或企業。國外的苗圃通常是一個企業,因此定義苗圃為通過無性、有性或其他途徑生產各種苗木(果樹、觀賞木本植物和森林樹種的苗木)的園藝企業或林業企業。我國過去通常的概念沒有商業性質,因此一般把苗圃稱作生產優良苗木的基地。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苗圃性質也在發生變化,逐步成為或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 6.1 苗圃的布局與區劃 Distribution and Division of Nurseries 根據苗圃生產苗木的用途或任務的不同可以把苗圃分為森林苗圃、園林苗圃和果樹苗圃、特種經濟林苗圃、防護林苗圃及實驗苗圃等其它專門苗圃。根據使用年限的長短,苗圃可以分為固定苗圃和臨時苗圃。根據苗圃育苗面積的大小,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苗圃。按照育苗環境控制程度,可以分為大田育苗苗圃和容器育苗苗圃。具有如上各種功能的大型苗圃可以稱為苗木繁育中心等。市場經濟條件下,苗圃還可以按所有制分類,即國有苗圃、集體苗圃和個體苗圃。不同類別的苗圃有不同的功能,布局和區劃上也各有特點。 6.1.1 苗圃的功能與布局 (1) 苗圃的功能 苗圃的基本功能 苗圃功能的演變 (2) 苗圃的總體布局 森林苗圃的布局 園林苗圃的布局 所有制布局 苗圃規模布局 苗圃圃址布局 苗圃布局的演變 6.1.2 苗圃區劃 苗圃地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產和管理,需要進行分區。苗圃地通常劃分為生產用地和輔助用地兩部分,其中生產用地包括播種苗與留床苗區、移植苗區、營養繁殖苗區、采穗圃區等,園林苗圃通常還會有大苗(形體苗或定型苗)區,現代大型苗圃還包括種子園、引種馴化試驗區、種質資源圃、果樹苗區和設施育苗區等;輔助生產用地包括給水、排水、道路、供電、通訊、防護林及倉庫棚窖、機具檢修、化糞池、氣象哨、消防、科研、辦公設施等。苗圃輔助用地面積,大型苗圃要小于苗圃總面積的25%,小型苗圃要小于30%,并且要考慮機械化作業和灌溉、盡量減少圃內的運輸和縮短排灌系統的長度、最有效地利用防風林及其它設施、圃內道路既要通達苗圃的每一部分又要盡量少占圃地面積、道路的設置需與排水溝和輸水渠道協調一致等方面問題。按照“以圃定居經營”原則,大型苗圃和苗木繁育中心通常還有包括辦公室、職工宿舍、住宅以及公共和衛生福利等行政與生活福利設施區域。 (1) 生產用地 生產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生產苗木的圃地。要根據各類苗木的育苗特點進行劃分。 播種區 營養繁殖區 移植區 大苗培育區 采穗圃 種子園 種質資源圃和引種馴化試驗區 設施育苗區 耕作區 (2) 輔助用地 輔助用地是非生產性用地,它主要包括道路網、排灌系統、防風林帶和管理設施等。 道路網 排灌系統 防風林帶 管理設施 生活福利設施 (3) 設施育苗區 現代大型苗圃多數配備設施育苗區,以適應環境控制育苗的需要。 苗木繁殖區 煉苗區 小規格容器苗培育區 大規格容器苗培育區 其他區域 有辦公用房及庫房區,栽培基質配制、裝填和貯藏區域,種條培育區域,容器貯藏、清洗、消毒區域等,請參見相關部分。 6.2 苗圃的建立 Nursery establishment 苗木培育工作是一項需要集約經營的事業,有較強的季節性,要求以最短的時間,用最低的成本,培育出優質高產的苗木。苗木的產量、質量及成本等都與苗圃所在地各種條件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建立苗圃時,要對苗圃地的各種條件與培育主要苗木的種類和特性,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綜合各方面的情況,選定適于作苗圃的地方,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與建設。 6.2.1 苗圃功能與規模定位 6.2.2 苗圃地的選擇 無論是建立臨時苗圃還是固定苗圃,選擇好苗圃地是至關重要的。苗圃地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苗木的質量、產量和育苗成本。只有選擇適宜的苗圃地,并加以科學管理,才能培育出優質健壯的苗木。否則,如果苗圃地選擇不當,將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森林苗圃、園林苗圃、大型苗木繁育中心等對苗圃地各有不同要求;裸根苗培育和容器苗培育要求也不同;臨時苗圃對圃地的要求相對較低,而固定苗圃的建立要求較高。在建圃前,必須對各種條件進行細致的調查研究,然后作出選擇。選擇苗圃地時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位置的選擇 (2) 水源的選擇 (3) 地形的選擇 (4) 土壤的選擇 (5) 病蟲害等的考慮 6.2.3 苗圃規劃設計 苗圃規劃設計之前,一般要在對苗木需求、預建苗圃地區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編寫苗圃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項目背景和苗木市場需求預測,苗圃建設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分析,初步的建設方案、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項目可行性分析等??尚行匝芯繄蟾婧兔缙越ㄔO計劃得到有關部門批準后,組織進行苗圃地調查、苗圃規劃設計和苗圃工程設計和設施施工與設備購置。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報告也經常是與苗圃規劃設計一起進行,同時上報審查,以便于上級機關更準確地掌握情況,做出更為科學的決策。這種情況下,可行性報告和建設計劃同時批準下來,接下來就是直接進行苗圃工程設計和設施施工與設備購置。 (1) 苗圃地調查 (2) 苗圃規劃設計 在野外調查和相關資料收集的基礎上,進行苗圃規劃設計,提交苗圃總體區劃圖和規劃設計說明書。規劃設計說明書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前言 說明苗圃的性質和任務,培育苗木的重要性和具體要求等。 苗圃所在地的社會經濟情況 說明苗圃地理位置、城市、村莊、交通、水源、能源、科技水平、經濟水平、苗木需求狀況等。 苗圃所在地的自然條件 包括氣象、土壤、水文等情況的闡述。 苗圃區劃 根據苗圃規模和性質不同設計各類生產區和各種輔助設施的布局、面積和比例等,并繪制平面設計規劃圖。 苗木培育工藝與技術設計 一般按苗木類型或樹種設計所需主要苗木培育的工藝與技術,以技術上先進可靠、經濟上合理可行為原則。 機械設備與選型 包括對灌溉、耕作、施肥、收獲、運輸等各方面的機械設備的選定。 苗圃組織管理 包括機構設置、隸屬和經營管理模式等。 苗圃建設經費及投資計劃 包括資金籌措方案、使用方案、建設周期、年度資金安排、經濟效益分析等。 環保評價 對苗圃建設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環境保護方案。 (3) 苗圃工程設計、設施施工和設備購置 在苗圃規劃設計獲得主管部門批準后,要根據規劃設計進行苗圃工程設計(施工設計)。苗圃工程設計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圃地工程設計 圃地工程系指苗圃生產用地建設工程,應根據計劃培育苗木的種類、數量、規格要求、出圃年限、育苗方式及輪休或休閑等因素以及各樹種的苗木單位面積產量,計算各類生產地面積。進行工程設計 輔助生產工程設計 輔助生產工程包括土壤改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