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建立健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職責,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與治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全體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和醒目生產的正常運行。 2、編制依據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及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3、適用范圍 適用于項目部安全管理工作 二、管理內容和方法 1、為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實現檢查評價工作標準化,及時排查、治理和防控各類事故隱患,有效防范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制定本制度 2、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全方位覆蓋、全過程閉環”的原則,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職責分工,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3、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安全風險程度較高,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作業場所、設備及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 4、 根據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事故隱患分為重大事故隱患和一般事故隱患兩個等級。 ① 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②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三、管理職責 1、根據“ 統一領導、 落實責任、 分級管理、 分類指導、全員參與”的管理原則,項目部、工地、班組組成的分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 2、 各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 3、 事故隱患所在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 4、各級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歸口管理,并負責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組織監督實施。 5、 項目部每月進行兩次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由主管經理帶隊,參加部門:工會、工程部、安保部、各施工單位生產負責人及相關安全員。 6、項目部應重點排查: ① 查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② 查安全文明施工責任區域管理情況; ③ 查施工現場存在的事故隱患、違章違紀,查安全防護設施的完善,查文明施工情況; ④ 查各單位安全管理帳表冊卡的建立及績效測量的完成情況; ⑤ 查專業公司班組每周安全日活動和班前站班會的執行情況; ⑥ 查現場機械、交通、消防管理情況。 7、 專業工地每周由工地主任組織一次施工責任區域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應重點排查:本工地個人防護用品佩戴和使用、違章作業行為、腳手架、施工電源、安全措施的到位及文明施工情況。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安排整改,安全員負責復查驗收,并按要求填寫臺帳存檔。 8、 施工班組每天由班組長組織,進行一次本班組施工區域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重點查人員的遵章守紀、安全設施、工器具及文明施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并按要求認真做好記錄。 9、 日常安全監督檢查。由安監部組織各專業工地的專職安全員(包括分包單位專、兼職安全員)對現場進行日常安全巡查,安全巡查的主要內容: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措施的到位、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習慣性違章及文明施工等情況。 10、 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后安全生產檢查 由項目部統一組織、檢查內容和范圍則根據季節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的危險,突出重點進行檢查,如冬季防凍、防火、防煤氣中毒,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由于節假日前后容易發生事故,因而應在節假日前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