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中的中國元素
室內設計中的中國元素 一、中國元素所包含的內容 (一)中式家具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雖然或許只是整個空間的一個細節,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決定這個地方的氣質 西方設計界認為:“沒有中國元素,往往就沒有貴氣?!睍r下最時髦的一種家居風格,便是以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家具為主,混合入一到兩件中式家具,往往產生極美的效果。 事實上,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目前還可見到的中式家具,已經是大浪淘沙后的經典,所以也就具備了極高的融合性。我們在關注中式家具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材質,恐怕應更注重其內在設計體現出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居智慧。 案 又細分為供案、畫案、書案。供案通常在廳堂中陳設,多采用雕刻作裝飾。案出現在神圣的場合,后來出現的畫案、書案則是案類家具的生活化,很能體現中國文人的審美特點。 桌 中式家具里的桌子有長桌、方桌、書桌、炕桌等。廳堂方桌是一家的門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穩重端莊,做工細致,裝飾考究。桌面通常是1M的距離,這是中國古人的社交距離。 椅 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太師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師椅最大,常放在正廳中。 床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圍上帷幔,床頂部有頂蓋。這是不是有點“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還有羅漢床,有點像加寬的長條椅,沒有架子,通常放在書齋午休時用。 中式風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劃上等號,取而代之的是親近自然,樸實,親切,簡單卻內藏豐富意涵。注重細節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細節裝飾方面,具備現代眼光的重視裝飾風格非常講究。尤其是在現代戲是結構的住宅中,往往可以達到移步換景的裝飾效果。這種裝飾手法,給空間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效果。像屏風,帷幔,翹頭案等這些家具,被設計師做來局部裝飾,展現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永恒美感。 每一件中式家具就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在每一個流動的音符中都蘊涵著深深的韻味,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來,它獨特的魅力也會吸引很多的視線,不過材質,線條,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為了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選擇恰當的中國元素,才能讓居室散發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二)中式裝飾 傳統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 蝙蝠、鹿、魚、鵲、梅是較常見的裝飾圖案。原因是“蝠”與“?!敝C音,可寓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寓厚祿:“魚”與“余”諧音,可寓“年年有余”。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則是一種隱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態特征,贊頌人類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梅、松耐寒,寓意人應不畏強暴、不怕困難。 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孫;鴛鴦象征夫妻恩愛,松鶴表示健康長壽。 (三)中式設計思想 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1、宜設而設,精在體宜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如此描述臥室設計:“一般設臥榻一、榻前僅置一小幾,幾上不設一物;設小方杌二,小櫥一;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云夢月所宜?!?2、刪繁去奢,繪事后素 刪繁是指去除過于復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設計師一提到以人為本,就以為是“給脖子套張餅”,其實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過于奢侈地追求“一低頭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餅”,恐怕會起到負效果。 “繪事后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在孔子眼中,繪事是那種裝扮出來的美麗效果,而素則是自然的、氣質的美,孔子認為“素”要美于“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3、因景互借 去過蘇州拙政園的讀者都知道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有一個特色就是“借景”,建于蘇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園林來了。 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筑設計的一種整體觀。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 二、中國元素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 公共空間是一個建筑的核心。對于人的流線來說是一個樞紐;對于使用功能來說是一個集散地;對于空間形態來說是一個建筑的性格表達;公共空間需要美,需要反映文化的內涵,因為現代人必須花大多數時間利用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美,都需要一個完整的規劃,內涵豐富,審美高尚的中式元素進入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當中,是一股涌動的潮流。 酒店在整體設計中全面采用中式風格的范例并不多,因為現代建筑多以西方的建筑理念為規范,但成功的嘗試也不是沒有,波特曼麗嘉酒店就是很好的例子。從他的造型就可以看出端倪,三棟大樓環抱而成,面南背北,是中國傳統建筑學與風水學說的最好詮釋,中國建筑最基本的特色是以長方形的空間為單元,加以組合而成整體。而中國的建筑卻是有很多長方形根據其重要性,組合為一個層級分明的完整體系,所以中國建筑外觀嚴肅而不失生動的趣味。麗嘉為了體現中國傳統建筑的形式,提煉了很多中式建筑的元素,把窗設計成傳統的樣式并加以簡化,能使人在現代結構中看到中式閣樓的影子。在大塊面的的墻面上設計了方格的窗,并將他們錯落有致的搭配,扶手欄桿都做成了古代園林的時刻欄桿。室內墻面上的小瀑布更是神來之筆,成為一個特別的景致,應該取材于中國的園林建筑風格。無疑,波特曼麗嘉酒店的整體中式設計是相當成功的。 中餐廳里的中式風格的運用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沒有經過精心設計的中國元素的應用,往往顯得雜亂無章,粗糙而沒有生氣。上海的中餐廳成功運用中國元素的,也屈指可數。如地處陸家嘴的黔香閣,他就以清雅而聞名,它的設計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曲折的回廊將室內空間劃分為幾塊,頂上的古式宮燈隱伏在災木椽之內,線條簡單,但卻把現代感融入了古典,基調是簡約的古雅,給人以視覺上的清涼。在入冬平路上的藏瓏坊則是別致的代表,墻上的蘇繡,窗前的竹簾,垂掛的羊皮南瓜燈,一切都散散發著似曾相識的古韻,但它的視覺呈現則是世上超前的。,而一些酒店的中餐廳通常都很中規中矩,更多的是應用非常純粹的符號,中式的元素也更加典型,比如瑞繼紅塔九點鐘的佳寧那潮州菜餐廳,它的天花吊頂就很傳統,還用了中國的大梁,當然這都是裝飾性的,沒有實效的功用,但卻給人很地道的感受:還有新亞湯臣酒店的東方食院和興國賓館了的中餐廳也并非十足的中式設計,但大量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條,溫室和雕花等,使整體設計在使用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的重視審美效果。 中式風格的酒吧中一向是設計師“舞文弄墨”的熱點,一來可以吸引大批國外獵奇的消費者,二來也同樣深受國內懂得享受生活的泡吧人的歡迎。乾門酒吧是其中的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