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浙江學考選考地理試卷
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在農業方面,運用遙感技術能夠 ①監測耕地變化 ②調查作物分布 ③跟蹤產品流向 ④監測作物生長狀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安江水庫建成后,形成約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關于庫區小氣候變化的 敘述,正確的是 A.云霧天數增多 B.氣溫日較差增大 C.降水天數減少 D.氣溫年較差增大 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完成3、4題。 3.甲地所在地形區的地質構造是 A.地壘 B.地塹 C.背斜 D.向斜 4.按成因分類,乙處巖石屬于 A.噴出巖 B.侵入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 5.“一帶一路”是互惠雙贏之路,它對密切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意義重大。與俄羅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國 ①引進大量民間資本 ②輸入大量剩余勞動力 ③進口大量油氣資源 ④拓寬產品的銷售市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乘車從蘭州到重慶,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觀變化明顯。下圖為蘭渝鐵路示意圖。完成6、7題。 6.從蘭州到重慶,途中看到秦嶺南北自然植被類型差異明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熱量 7.修建鐵路北段時,適合保護生態的措施是 A.鄰近城鎮設置隔音屏障 B.設立柵欄阻止動物穿越 C.鐵路多處采用橋梁或隧道 D.路基兩側種植常綠闊葉樹 8. 浙江某山區農民,利用“互聯網+農產品” 模式,促進了農業生產。下列農業區位 因素變化最明顯的是 A.科學技術、市場需求 B.市場需求、自然條件 C.自然條件、國家政策 D.國家政策、科學技術 下圖為我國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費構成及消費增速變化示意圖。完成9、10題。 9.我國能源消費構成的特點是 A.以水能為主 B.已進入石油時代 C.能源利用單一化 D.以化石能源為主 10.關于我國能源消費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消費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B.消費總量持續減少 C.消費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費增速持續下降 下圖為某半球氣壓帶、風帶(箭頭表示風向)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甲、乙氣壓帶成因及氣流垂直運動方向是 A.甲:動力原因 上升 B.乙:動力原因 上升 C.甲:熱力原因 下沉 D.乙:熱力原因 下沉 12.從氣候角度考慮,全年都受到該風帶明顯影響的大陸西部地區,最適宜種植 A.甘蔗 B.葡萄 C.香蕉 D.牧草 下圖為某區域某時等壓線分布圖。完成13、14題。 13.圖中四地有冷鋒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此時戊地的風向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 15.2017年9月6日,太陽出現了一次強耀斑爆發。耀斑出現 A.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斷 B.較少的年份,農業生產傾向增產 C.較多的年份,磁暴現象出現多 D.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較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動態調整(如下圖)。完成16、17題。 16.我國人口生育政策調整與下列人口數據變化關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②勞動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遷移數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我國人口增長模式逐漸向“三低”型過渡,影響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齡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④育齡婦女比重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來,有西方發達國家鼓勵外遷的企業回遷。某組裝企業欲從我國回遷本國進行生產。完成18、19題。 18.若該企業回遷后生產的產品與規模不變,則下列區位變化正確的是 A.遠離企業總部 B.擴大銷售市場 C.工人數量減少 D.技術投入減少 19.下列影響該企業生產的區位因素中,近年來發生有利變化的是 ①集聚協作 ②勞動力成本 ③環保成本 ④市場規模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跨國公司逐步加大對我國投資。下圖為長三角地區跨國公司空間布局演化示意圖。完成20、21題。 20.關于長三角地區跨國公司空間布局演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第Ⅰ階段,地區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B.第Ⅱ階段,子公司向周邊城市遷移 C.第Ⅲ階段,公司總部遷至中心城市 D.第Ⅲ階段,地區分部集中于中心城市 21.第Ⅱ、Ⅲ階段跨國公司在中心城市設立研發中心,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地、科技 B.科技、市場 C.市場、政策 D.政策、土地 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是浙江省解決當前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經過近幾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顯著。完成22、23題。 22.下列有關浙江省水資源、水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沿海地區治污水壓力較小 B.平原地區排澇壓力較大 C.丘陵山區的防洪壓力較小 D.沿海島嶼供水壓力較小 23.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主要有 ①發展“種—養—加”農業循環經濟 ②促進分散的工業企業集聚發展 ③鼓勵工商業資金投向農業產業 ④提高工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表面大氣稀薄,大氣成分以CO2為主,晝夜長短接近地球,而晝夜溫差卻超過100℃。幾十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一直沒有停止過。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完成24、25題。 24.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觀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衛星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美麗的銀河橫跨星空 D.圓圓的地球掛在天空 25.造成火星晝夜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氣輻射多 ③夜晚大氣阻擋火星表面輻射多 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氣輻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26.讀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甲是歐洲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