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墻裂縫的控制
地下室外墻裂縫的控制 孫金文 很多高層建筑都設有地下室,但因設計或施工處理不當,普遍存在地下室外墻裂縫,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下面根據工程實踐,對地下室外墻裂縫 原因及防裂措施作一下探討。 一、裂縫原因分析 1、地下室外墻裂縫首先是由地下室的結構形式引起的 高層建筑地下室通常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結構,外墻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由于水化熱溫升回降速度過快,混凝土表面失水收縮,長墻結構產生溫 度和收縮變形,在高度方向是自由的,但在縱向卻受到地下室底板的約束,在長墻承受降溫和收縮作用時,必將產生縮短變形,受到底板的約束,引起 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抗拉強度時便引起開裂,裂縫方向永遠垂直于拉應力方向。 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是造成地下室外墻裂縫的重要原因目前,泵送混凝土普遍采用,為了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配合比中通常砂率較大(砂石比),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過大,造成坍落度過大,混凝土 凝固時產生很強的收縮變形。而減水劑的使用也會增加混凝土的收縮,若膨脹劑用量偏小,就不能有效抵消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從而產生裂縫。 3、混凝土沒有按要求養護是造成地下室外墻裂縫的常見原因根據膨脹劑的使用要求,膨脹混凝土淋水養護須7~14d,最少為7d,只有在充足水分 條件下膨脹劑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在混凝土終凝后2d即可開始澆水養護,混凝土的膨脹值一般要14d才基本穩定;同時,摻膨脹劑的混凝土,水化時 需水量大,比普通混凝土更要加強養護,覆蓋淋水,使其表面始終處于潮濕條件。由于外墻薄難以養護,施工單位若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養護外墻,或過 早拆模,會使混凝土降溫速率加大,易于出現收縮裂縫。 4、另外,混凝土攪拌不到位,振搗不夠密實,也是混凝土收縮變形較大產生裂縫的原因之一。 二、防裂措施 1、地下室外墻要設框架柱,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宜為C25~C30,按抗滲要求確定,盡量避免采用高強度等級混凝土,以減小混 凝土的收縮變形。 2、根據結構部位和施工程序,適當設置后澆帶。根據抗滲要求和設計要求,適量增加膨脹劑。 3、設計單位應提出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的具體要求和混凝土施工養護的基本要求,確定外加劑的品種和摻量,確?;炷潦湛s與膨脹相抵消。4、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求嚴格,計量要準確。盡量減小砂率,適量減少水泥用量,切實穩定水灰比,嚴格控制坍落度。 5、混凝土攪拌要到位,膨脹劑要與砂、石同時加入攪拌機,攪拌時間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長30~60s. 混凝土振搗要到位,振搗要密實。 6、切實按要求養護,常溫下混凝土澆筑一天后即可松模淋水,拆模時間C25為2d、C30為3d、C35為5d,拆模后須掛草簾或麻布澆水養護,保持 濕潤狀態兩周時間。